《2018中国汽车市场白皮书》发布,把脉“寒冬”中的车市

 

2018年,是中国汽车市场承上启下的一年。在持续三十多年正向增长后,出现的首次负增长,这也预示着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影响深远的变革,合资股比的开放、消费理念的升级、智能网联的发展、新能源的快速崛起都让中国汽车市场无时无刻处在动态变化中,与之伴随的是汽车厂家、汽车媒体以及各大平台也在面临着深刻转型。

而转型的首要关键是,如何精准的把握市场的动态环境变化以实现精准施策?1月4日,由百度与中国汽车新闻网联合举办的“2019中国汽车影响力峰会暨颁奖盛典”在北京金茂万丽酒店圆满落幕。在现场,除了各位嘉宾的发言分享之外,百度联合爱卡汽车发布了汽车行业年度报告——《2018中国汽车市场白皮书》,为汽车营销跨界合作,以大数据解析汽车市场动态变化提供了有力样本。

该报告从市场动态、营销趋势、消费者观察等多方面进行解读,通过对行业全年市场动态进行评估,以多维度、全方位的视角引发全行业的关注,成为各大车企抢占未来汽车市场的利器。

 

大盘遇冷 汽车市场集中化趋势显现

 

据百度指数显示,2018年汽车行业相关搜索指数呈现下滑态势。这一趋势与汽车销量变化一致,预示着2018年市场大盘遇冷,汽车行业面临严峻考验。

因此, 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遇冷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事实,百度品牌广告总经理王玉娴也表示“2018年,中国汽车市场正式进入了‘增量停滞,存量升级的新常态’发展周期。”在存量升级的新一轮竞争中,集中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。

首先是销量持续向上集中,马太效应显现。从过去三年TOP10厂商占整体销量比例变化来看,汽车厂商集中度在持续提升。基于爱卡汽车用户的车型对比情况看,车型集中度也在加剧,明星车型更受关注,边缘产品情况不容乐观。

其次是消费地域向中心城市集中,渠道下沉红利见缓。据“白皮书”数据显示,正在崛起的新一线城市不仅在经济增长上有非常优秀的表现,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人才,因此也催生出大量的购车需求,但之前如火如荼的渠道下沉也开始见缓,低线级城市购车消费下滑,而一线城市则没有受到大环境影响,依然保持同比增长态势,这离不开一线城市已经开始大量释放的增换购需求。

 

车企应对之道

 

战略投放,跨界先行 

在销量滞涨的情形下,各品牌纷纷投放战略性产品,以图开拓更多的细分市场,其中轿跑型SUV、Wagon、跨界七座车成为了首选。

在众多跨界产品中,雪佛兰的沃兰多刚一问世就备受关注,其竞品中既有MPV产品,还有轿车及SUV产品,非常符合这款车的战略定位,这样的全能型产品会不会成为市场下一个爆点呢?

智能网联助力弯道超车

智能网联等概念成为传统车企弯道超车的新动力,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,智能网联是呈现产品差异化的关键。

车联网由于其门槛较低,且没有政策上的限制,更多的互联网公司以供应商的身份进入,也成为资本的追逐目标,热度一度超越共享汽车。

向出行与服务商转型

作为更长远的战略调整,各大品牌开始了向出行与服务商进行转型,而这种商业模式的变化也促成了很多看似不可能的战略联盟。

共享汽车随着几家大公司的运营情况逐渐劣势,其热度也相应下降,与此同时地域性的共享车热度上升,一方面是依赖地方车企,一方面则是其他创业公司对市场的判断,南方城市是主要战场。

 

消费升级 消费者更注重内在品质体验

 

消费升级可以算是最近汽车消费领域谈得较多的一个话题,但消费升级具体有何表现却鲜有回答,人云亦云居多。而在此“白皮书”中,百度凭借其大数据平台,利用流量热点大数据实时感知汽车人群需求,映射汽车市场变化、关注热度与消费者心中的潜在市场,全方位对消费升级下的市场趋势进行解读。

首先最直观的是汽车消费的价格上升趋势明显,引发了汽车消费结构的变化。据百度大数据显示,最近12个月与上12个月相比,中国汽车市场乘用车分价格的需求份额随价格升高而有所增长。而最显著的在于,20万以下汽车需求份额下降8%,而21-50万乘用车需求份额上升5%。

其次是消费者对于品质的追求和关注越来越高。据百度平台显示,消费者对乘用车关注点超过200多项,汽车消费越来越理性。其中口碑越来越重要,是消费者获取汽车真实体验的核心途径,重要性超越官方参数数据。由此可见,消费者对内在性能体验的关注超越外在配置与外观,更追求性能价值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消费者对汽车新技术需求也呈现高增长趋势。据悉,自动驾驶、巡航系统、倒车辅助受到汽车消费者的关注并不断升温,这些也是汽车产品更加智能化的新技术。可靠高品质的新技术有望给消费者带来超出预期的体验,增加消费者对产品信心,从而促进购买。

 

完整的汽车行业白皮书可以在百度指数小程序中进行下载。打开百度APP,搜索百度指数,进入百度指数小程序,下拉页面,即可下载。